1.半導體相關需求復甦,帶動2025年3月份日本航空貨物出口量連12個月揚升,其中對台灣出口量暴增近4成。 日本航空貨物運送協會(JAFA)公布資料指出,因半導體相關需求復甦,帶動2025年3月份日本航空貨物出口量較去年同月增加4%至7萬3,814噸,連續第12個月呈現增長、不過增幅連續第4個月低於10%。 就國家/區域別情況來看,3月份日本發往中國的航空貨物出口量較去年同月減少3%至1萬4,878噸、3個月來第2度陷入萎縮;發往台灣(半導體相關需求較多)的航空貨物出口量暴增近4成(暴增38%)至7,348噸、發往南韓的出口量增加12%至4,727噸、發往香港增加5%至4,064噸、新加坡暴增41%至3,021噸、印度增加18%至2,269噸。 2.換機需求加持,帶動3月份日本PC出貨量飆增逾4成、衝破100萬台大關,月出貨量創逾4年來新高紀錄。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(JEITA)22日公布統計數據指出,因微軟(Microsoft)Windows 10將在2025年10月終止支援推升商用PC換機需求,加上疫情期間導入的居家辦公用筆電換機需求以及「GIGA School構想(日本全國中小學每位學生配置一台電腦設備)」換機需求顯現,帶動2025年3月份日本PC(桌上型電腦+筆記型電腦)出貨量較去年同月飆增45.6%至123.2萬台,連續第9個月呈現增長,月出貨量48個月來(2021年3月以來、111.5萬台)首度衝破100萬台大關、創逾4年來(2021年1月以來、138.4萬台)新高紀錄。
|
3.全球最大鎳與鈀金生產商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(Nornickel)4月22日報告表示將維持其2025年鎳產量預測,預計產量為204,000至211,000公噸。該公司表示,2025年第一季鎳產量為42,000公噸,較去年同期下降1.1%;而鈀產量下降0.6%,至741,000盎司。鉑金產量則上升0.6%,達到180,000盎司。 俄鎳資深副總裁亞歷山大·波波夫(Alexander Popov)表示:「鎳產量的小幅下滑是暫時性的,主要是由於設備進行預定的短期維修保養,目的是為了支持主要技術單元的穩定運行。」在國內方面,該公司正承受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上漲40%的壓力,這導致其營收下降;此外,高利率也影響了其投資計畫。 4.歐盟執委會4月22日公布,截至4月20日,去年7月起的歐盟2024/25年度小麥出口量累計為17,167,251公噸,較上年同期的26,078,771公噸減少34%。大麥出口量累計為4,097,733公噸,較上年同期的5,093,951公噸減少20%。玉米出口量累計為1,860,323公噸,較上年同期的3,463,801公噸減少46%。歐盟2023/24年度小麥出口量年減2%至3,100萬噸,玉米出口量年增7%至395萬噸。 截至4月20日,歐盟2024/25年度小麥進口量累計為6,621,699公噸,較上年同期的7,725,568公噸減少14%。大麥進口量累計為1,011,317公噸,較上年同期的1,619,325公噸減少38%。玉米進口量累計為16,758,922公噸,較上年同期的14,939,598公噸增加12%。歐盟2023/24年度小麥進口量年增1%至936萬噸,玉米進口量年減27%至1,937萬噸。
|